老冰棍
吴琨(2011-6-22) “难忘的是那一声声引逗馋虫的吆唱”,
“难忘的是紧握着手里的零钱奔出家门”,
“难忘的是手中举着沉甸甸的满足”,
“难忘的是舌尖嘴角那意犹未尽的甜蜜”。
【本文摘自《新生活》 作者:杞县法院 李冰】
周末,带着儿子在铁塔公园玩耍。此时正值三伏盛夏,天气十分炎热。我和儿子在公园草坪上奔跑着、嬉笑着,后来儿子喊着口渴了。见不远处有一冷饮店,儿子就跑过去,闹着非要吃冰激凌。在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冷饮中,我突然发现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竟然摆放着老冰棍。看着那朴实的包装,顿时勾起我满腹的遐想。
我从小生活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小村庄,小到在当地的地图上都不容易找到。我的童年处于20世纪80年代初,经济条件还很差。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,童年的生活是十分的多彩,但童年的物质又十分匮乏。在孩子们眼里,逢年过节偶尔吃上几个芝麻团、糠果、糖豆,就是人间的美味,能回味上好几天。尤其是到了夏天,买上一个冰棍,美美地吮吸上两口,无疑让人十分的开心。
当时的冰棍制作十分简单,就是用水及白糖或者糖精在低温下冻成的冰块。后来又改进一点,在冰棍里增加了一点奶油,于是小贩的吆喝声也由“冰棍!冰棍!”变成了“大块雪糕!奶油雪糕!”当时在农村,冰棍也不是什么时间都能买到的,只有到了炎炎的夏日,才偶尔会碰上一两个走街串巷卖冰棍的小贩。
至今我还清晰记得,放暑假闲来无事的孩子们,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滚铁环、捉知了。不远处传来几声“卖冰棍!”接着一个破自行车由远而近,车子后面稳稳地捆着一个小木箱。箱子的外面刷了一层白漆,上面中间是一个带着小把手的盖子,箱子里面是用小被子包在一起的冰棍。于是我们就一哄而上,从脏兮兮的裤兜儿中摸出几个硬币,争先恐后地递给小贩,看着他小心地从木箱中拿出一个个冰棍。当时的冰棍包装还十分简单,外面裹着一张薄薄的纸。接到冰棍的孩子则一脸的兴奋,迫不及待地揭开纸,将冰凉的冰棍送到口中,美美地吮吸上一口,那个爽啊!简直让人无法形容。其实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吃上冰棍的,不少的孩子都是眼巴巴的看着同伴吃,嘴角都要流出口水来。有关系好的,会大方地说上一声:“来!你吃一口。”这时,被邀请的孩子就轻轻的凑到跟前,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小口,品味一下冰棍的甘甜。也有的孩子会偷偷地跑回家中,趁家长不在家,从鸡窝中摸出一个还透着温热的鸡蛋,用鸡蛋换上一个冰棍,过一把瘾。偶尔会有消息败露的,换来父母重重的几巴掌,虽说是疼在屁股上,可是心里还是感觉到十分的美。
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,冰棍这一曾经吸引孩子眼球的东西也渐渐淡出了我的视野。再看看现在的冷饮店,各种各样的雪糕、冰激凌,奶油的、成盒的、圆锥状的等,可以说是应有尽有。看着儿子开心地挑选雪糕,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一个老冰棍,打开包装袋,放在口中,一股说不出的凉甜顿时涌上心头。时隔20多年,再一次品尝老冰棍,让我找到了那属于童年的感觉。